长湖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 |
作者姓名: | 祁梅 吴嘉伟 龚森森 柴毅 罗静波 谭凤霞 杨军 杨德国 何勇凤 |
| |
作者单位: |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荆州 434025;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荆州 434025;长江大学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荆州434025;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荆州 434025;长江大学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荆州43402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223;长江大学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荆州43402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22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项目,2012BAD25B08-03号;湿地中心(长江大学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KF2018111号,KF201809号。 |
| |
摘 要: | 为查明长湖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开展了四个季度的调查分析,并运用冗余分析法(redundancy analysis,RDA)分析了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鉴定出26个浮游植物功能群,其中富营养化水体代表性功能群13个,优势功能群16个,其中功能群B、D、J、Lo、MP、W1和X1 (表1)为四季共有优势功能群。优势功能群的丰度和生物量均为夏季最高,春季其次。以最大相对丰度超过50%为评价指标,优势功能群的季节演替规律为X1/X2/B (春)→X1(夏)→MP/X1/B(秋)→D/X1(冬),其中典型浅水富营养化水体代表功能群X1的最大相对丰度和出现率均较高。冗余分析(RDA)表明,富营养化水体代表性功能群F、K、Lo、Lr、W1和X2在不同季节与总氮(TN)、磷酸盐(PO4
|
关 键 词: | 浮游植物 优势功能群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长湖 |
收稿时间: | 2019-07-30 |
修稿时间: | 2019-11-22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与湖沼》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与湖沼》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