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株引起清溪乌鳖(Pelodiscus sinensis nigrum)“摇头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分析
引用本文:李延利,张海琪,吕孙建,林锋,刘莉,袁雪梅,苏胜齐.一株引起清溪乌鳖(Pelodiscus sinensis nigrum)“摇头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分析[J].海洋与湖沼,2020,51(2):405-414.
作者姓名:李延利  张海琪  吕孙建  林锋  刘莉  袁雪梅  苏胜齐
作者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湖州 313001;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重庆400715;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湖州 313001;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重庆400715
基金项目:浙江省水产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项目,2016C02055-4号;浙江省公益类科研院所扶持专项,2019YSZX004号。
摘    要:从患"摇头病"清溪乌鳖(Pelodiscus sinensis nigrum)的肝脏、脾脏、肾脏、肺组织中分离得到1株细菌。菌落为圆形乳白色凸起,融蜡状,表面光滑,边缘清晰整齐;对该菌进行染色镜检可见其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呈单个或链状排列。结合生理生化检测结果、16S rDNA基因和gyrB基因和rpoB基因序列分析以及系统进化树结果,该菌株为蜡样芽孢杆菌群(Bacillus cereus group)内新种。用不同浓度的分离菌腹腔注射感染健康的清溪乌鳖,观察发现死亡的清溪乌鳖出现与自然发病鳖相似的症状且从病鳖内脏中可分离得到同样的菌;经统计和计算,其LD_(50)为2.42×10~5 CFU/kg体重。应用纸片扩散法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头孢氨苄、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恩诺沙星、氧氟沙星五种药物敏感;对利福平、头孢他啶则耐药。本研究为清溪乌鳖细菌性病原的报道,旨在为该病的确诊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关 键 词:清溪乌鳖(Pelodiscus  sinensis  nigrum)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分离鉴定  药敏分析
收稿时间:2019/12/27 0:00:00
修稿时间:2020/1/26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与湖沼》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与湖沼》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