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山东省第四纪玄武岩中幔源包体的变形特征及其上地幔流变学意义
引用本文:陈孝德,林传勇,张小鸥,史兰斌.山东省第四纪玄武岩中幔源包体的变形特征及其上地幔流变学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1997,16(2):144-153.
作者姓名:陈孝德  林传勇  张小鸥  史兰斌
基金项目: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的资助(编号94052)
摘    要:山东省民玄武岩中含有数量,大小不等的幔源包体。这些包体主要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以原生粒状和残斑结构为特征。包体中橄榄石的位错亚构造反映了上地幔高温蠕变机制。包体的平衡在800-1000℃之间,压力为0.8-2.0GPa,相应的来源深度为28-65km。在该深度范围内,上地幔的流动应力为13-26MPa,应变速度为10^-14-10^020S^-1,等效粘滞度为10^20-10^25Pa.s,符合大

关 键 词:第四纪  玄武岩  幔源包体  变形特征  流变学

Deformation Features of Mantle Xenoliths from Quaternary Basalts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ir Rheological Implicatio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矿物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矿物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