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临潭-宕昌断裂新活动特征与岷县漳县M_s6.6地震关系研究
引用本文:何文贵,郑文俊,王爱国,刘兴旺,张波,刘方斌,庞炜.临潭-宕昌断裂新活动特征与岷县漳县M_s6.6地震关系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13,35(4):751-760.
作者姓名:何文贵  郑文俊  王爱国  刘兴旺  张波  刘方斌  庞炜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
基金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柴达木—祁连山地块活动断裂基础数据库建设”;;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31ESLZ07);; 甘肃省灾后重建项目
摘    要: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和漳县交界(34.5°N,104.2°E)发生了一次MS6.6地震,震源深度20 km.截至7月29日8时,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共记录到余震1 034次,其中3.0级以上余震9次,包括5.0~5.9级1次,4.0~4.9级1次,3.0~3.9级7次.其中最大余震为发生在7月22日9时12分的MS5.6地震.地震造成95人死亡,1 366人受伤.震区地处青藏高原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黄土覆盖较厚,地形起伏较大,山坡陡峭,沟壑纵横,地震引发了黄土滑坡、崩塌和塌陷等次生灾害.另外,震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房屋结构差,土木结构房屋所占比例较高,抗震性能差,是这破坏较重的主要原因.受灾范围涉及定西市、白银市、天水市、陇南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等6个市(州)13个县,面积约1万多km2.甘肃天水、兰州、陇南、白银,陕西的宝鸡、汉中、咸阳、西安及四川成都、绵阳等地都有震感.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组织地震现场考察队赶赴灾区,进行震情监测、烈度评定、震害损失评估和科学考察等工作,并于7月24日14时发布了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烈度图.本次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岷县梅川镇永光、永星村和禾驮乡的拉路村一带,极震区烈度为Ⅷ度.烈度长轴走向为北西向,与区域构造线相一致.本文归纳总结了岷县、漳县MS6.6地震的基本参数、烈度分布、震害特征和发震构造背景等基本特征.本次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甘东南地区,该区是南北地震带与昆仑山—秦岭断裂带等活动构造交汇部分部位,也是北西西向的东昆仑断裂与西秦岭北缘断裂之间的构造转换区.地震发生在靠近临潭—宕昌断裂一侧.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通过极震区有一条断层,即禾驮乡断层为活动断层,为晚更新世活动断层.包括滑坡、地裂缝、地震陷坑和喷沙冒水等地表破坏现象沿断层成带状分布.在震源机制解方面,且震源机制解也与该断层相吻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给出节面Ⅱ走向为320°,与禾驮乡断层相一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给出的是301.3°,也基本与其吻合.两个单位所给出的滑动面倾向为51°和57.3°,皆为向北东倾,与禾驮乡断层倾向也相一致.另外发现安家山滑坡长约310m,宽约30 ~ 35 m,沿断层谷地呈长舌形向北西做水平滑动,滑动面上擦痕侧俯角为12°~23°,主滑动面走向与断层走向相一致.说明禾驮乡断层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该断层属于区域上临潭—宕昌断裂的次级断层,该断裂历史上在本区内曾发生过3次6级以上强震,近期又发生过2003年11月13日岷县5.2级地震和2004年9月7日岷县—卓尼5.0级地震.此次地震是临潭—宕昌断裂进一步活动的结果.

关 键 词:岷县漳县M_S6.6级地震    临潭-宕昌断裂    发震断层    禾驮乡断裂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震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震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