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盘江-红水河(中段)的河流地貌特征与地壳变形
引用本文:张沛全,孙杰,刘小汉,左天惠.南盘江-红水河(中段)的河流地貌特征与地壳变形[J].第四纪研究,2013,33(4).
作者姓名:张沛全  孙杰  刘小汉  左天惠
作者单位:1.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南宁530022;广西工程防震研究院,南宁530022
2. 河南省地震局,郑州,450016
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4.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南宁,530022
基金项目:广西地震局地震科研监测预报合同制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摘    要:珠江作为亚洲的一条重要河流,它的中上游南盘江-红水河(中段)流经右江-南盘江被动陆缘造山带的西北段.研究南盘江-红水河(中段)的河流地貌是了解老造山带内部新构造活动情况和考察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活动远程效应的重要手段.经过调查发现,南盘江-红水河(中段)所属的亚流域Ⅱ出现左右岸流域严重不对称,亚流域Ⅱ南部隆林至天峨一线出现近东西向弧形分水岭.隆林附近的坝索至纳贡一带,南盘江河道出现裂点段落,小流域(RN3)出现“反S”形河网,且其北边界发生地貌跃迁.该河段附近的北东向和近东西向弧形断层发育,并有弧形支流出现.天峨附近红水河河道有反向裂点出现,天峨附近的布柳河呈北东向弧形展布.文章引入了向形构造体系和旋块构造体系对上述地貌现象和构造活动特征进行解释.研究表明,南盘江-红水河(中段)的流域不对称、近东西向的弧形分水岭分布、北东向和近东西向弧形断层以及弧形支流展布受控于先存构造形成的向形构造系统.在先存的向形构造系统中,隆林一带河流的裂点、地貌跃迁和“反S”形河网等河流地貌现象是对后期构造体系活动的响应,后期构造活动继承了早期向形构造体系的格局,以祥播块体(A)为旋转中心,带动了周边构造变形,形成旋块构造体系.天峨反向裂点是上下游水利条件差异与构造抬升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旋块构造体系活动的启动和分期活动的时代仍未有合理的时间约束.亚洲大陆逃逸为旋块构造体系活动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动力学解释.

关 键 词:构造地貌  河流地貌DEM  地壳变形  珠江  造山带

FEATURES OF FLUVIAL LANDFORM AND CRUST DEFORMATIONS ALONG THE NANPANJIANG RIVER-HONGSHUIHE RIVER(MIDDLE SEGMENT)
Zhang Peiquan , Sun Jie , Liu Xiaohan , Zuo Tianhui.FEATURES OF FLUVIAL LANDFORM AND CRUST DEFORMATIONS ALONG THE NANPANJIANG RIVER-HONGSHUIHE RIVER(MIDDLE SEGMENT)[J].Quaternary Sciences,2013,33(4).
Authors:Zhang Peiquan  Sun Jie  Liu Xiaohan  Zuo Tianhui
Abstract:
Keywords:tectonics geomorphology  fluvial geomorphology  DEM  crust deformation  the Pearl River  orogenic belt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