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形成时代的一些认识 |
| |
引用本文: | 王书兵, 蒋复初, 傅建利, 李朝柱, 蔡瑶, 姚海涛, 乔彦松, 张自森, 李毅. 关于黄河形成时代的一些认识[J]. 第四纪研究, 2013, 33(4): 705-714. doi: 10.3969/j.issn.1001-7410.2013.04.08 |
| |
作者姓名: | 王书兵 蒋复初 傅建利 李朝柱 蔡瑶 姚海涛 乔彦松 张自森 李毅 |
| |
作者单位: | ①国土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②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④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杭州 310000;;; ⑤河南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郑州 450000;;; ⑥河南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郑州 4500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 |
| |
摘 要: | 以黄河中游河套盆地-晋陕峡谷-三门峡盆地-三门峡峡谷-郑州邙山段黄河形成时代为主要研究内容,辅以黄河上游兴海盆地-共和盆地段黄河出现的时代来探讨统一黄河形成的时代。黄河上游兴海盆地共发育9级黄河阶地,ESR和OSL年代结果表明,最高三级阶地分别形成于200ka,100ka和80ka; 中游河套盆地普遍发育一套湖相沉积,其中盆地东南端托克托台地郝家窑剖面湖相沉积的亮度和烧失量数据呈现一致的由下向上波动上升变化趋势,反映沉积物碳酸盐含量在不断增高,湖水盐度在增大,可能指示了湖泊处于封闭的环境,OSL结果显示湖相沉积结束的年代在100ka前后; 三门峡盆地东端发育的最高黄河阶地年代为150ka,而指示古三门湖湖水外泄的河湖相白砂层结束时间是200ka。文章总结对比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共和运动才是形成统一黄河的主因,尽管如此,上游兴海-共和河段及中游三门峡河段黄河(分别形成于200ka和200~150ka)出现要早于河套地区(100ka),而晋陕峡谷最晚贯通。也就是说,现今统一的黄河形成于100ka前后。
|
关 键 词: | 共和运动 兴海盆地 河套盆地 三门峡 晋陕峡谷 黄河的形成时代 |
收稿时间: | 2013-04-12 |
修稿时间: | 2013-05-25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