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祁连山洪水坝河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指示意义
引用本文:王一舟, 张会平, 俞晶星, 张竹琪, 郑文俊, 郑德文. 祁连山洪水坝河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指示意义[J]. 第四纪研究, 2013, 33(4): 737-745. doi: 10.3969/j.issn.1001-7410.2013.04.11
作者姓名:王一舟  张会平  俞晶星  张竹琪  郑文俊  郑德文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央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摘    要:晚新生代以来,伴随祁连山强烈隆起而塑造的水系流域地貌,其典型特征指示了该区域的最新构造活动。以发源于祁连山中部的洪水坝河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提取了整体流域与5个亚流域的河网分支比、地势起伏、平均高程等地貌参数,并对整个流域地形做坡谱分析,获得了洪水坝河水系流域地貌特征。研究表明,洪水坝河流域整体地形起伏大、坡度陡、水系发育程度低,并且流域内部从南向北,河网分支比和地势起伏显著增大。在分析地层岩性和冰川作用等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认为这种变化表明流域所受构造活动的影响从南向北显著增强:南部受构造活动的影响微弱,地势平坦,可能是残存的古侵蚀面,亦或是受山间盆地的沉积作用影响; 中部区域由于被昌马断裂东段切穿,断裂带附近区域较弱的抗侵蚀能力与河流的快速下切共同造成了地势起伏的增加; 北部区域受佛洞庙-红崖子断裂西段逆冲活动的影响,坡度及地势起伏大幅增加,表现为地势起伏骤增和强烈的河流下切等地貌特征。上述地貌分析研究,为认识和理解祁连山造山带地貌演化以及控制因素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思路。

关 键 词:祁连山   地貌   DEM   GIS   祁连山中部洪水坝河
收稿时间:2013-02-11
修稿时间:2013-04-23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