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644年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海温重建
引用本文:张自银,龚道溢,何学兆,郭栋,冯胜辉.1644年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海温重建[J].中国科学D辑,2009,39(1):106-115.
作者姓名:张自银  龚道溢  何学兆  郭栋  冯胜辉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675035, 90711003)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编号: GYHY200706010)资助
摘    要:利用西太平洋地区8个珊瑚代用资料序列重建了1644年以来3~7月平均西太平洋暖池区平均海表温度(SST).统计分析表明高通滤波后的高频重建和原始值重建结果都有较高的可靠性.近360年来暖池SST存在明显长期趋势变化:1644~1825 AD有显著上升趋势(+0.04℃/100a),1826-1885AD呈显著下降(-0.24℃/100a),1886~2006 AD有强烈上升趋势(+0.28℃/100a),其中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增温达N+0.67℃/100a,是过去360多年中最强的.暖池SST突出的周期包括年际尺度的~2.1,~2.3,~2.9,~3.6,~3.8a周期以及80.7a的低频周期.暖池SST与我国黄淮流域夏季降水变化有显著的相关性,重建时段(1880~1949 AD)SST与区域平均夏季降水量相关系数达到-0.44,与观测时段(1950~2005 AD)二者的相关(-0.46)接近.这种关系在近360年来的旱涝等级中也是显著的,1644~1949 AD区域平均旱涝等级与重建SST相关系数为-0.20,在年代际尺度上二者关系更为明显,低通滤波后的相关系数为-0.42.这说明近360多年来当暖池SST偏高(低)时,黄淮流域降水易偏少(多).长时间序列的暖池SST重建结果,对分析历史时期我国东部旱涝气候变化机制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关 键 词:西太平洋暖池  珊瑚  重建  海温
收稿时间:2008-03-22
修稿时间:2008-09-16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