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互补模型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地表实际蒸散发的模拟能力评估
引用本文:尚程鹏,吴通华,姚济敏,李韧,胡国杰,朱小凡,杨成,乔永平.不同互补模型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地表实际蒸散发的模拟能力评估[J].高原气象,2022(3):541-557.
作者姓名:尚程鹏  吴通华  姚济敏  李韧  胡国杰  朱小凡  杨成  乔永平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大学;3.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076,41690142,42071094,42001071);
摘    要:蒸散发是地气水热交换的重要环节,其变化对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不断退化,多年冻土区近地表水热条件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着该区域的蒸散发过程。本文利用位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腹地的唐古拉综合观测场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的气象和涡动等实测资料,选择基于互补蒸散原理的四种半经验模型,评估了不同模型率定参数前后模拟日实际蒸散发的能力,分析了不同模型中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模拟的实际蒸散发量对模型中参数α的取值非常敏感,不合理的参数取值会对模拟精度产生重要影响。使用默认参数值会导致日蒸散发量模拟值明显偏高,其中,S2017模型模拟精度最高,均方根误差值为0.44 mm·d-1;率定参数后各模型整体上均能较好地模拟出日实际蒸散发量及其变化特征,均方根误差值在0.3~0.4 mm·d-1,各模型中模拟精度最高的为C2016模型,其次分别为H2018模型、B2015模型和S2017模型,相较而言,H2018模型在率定前后模拟结果更为稳定,显示出该模型对参数的依赖性最低;另外,年内不同时期的模拟精度...

关 键 词:多年冻土  地表实际蒸散发  互补模型  模拟评估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