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江淮流域伏后延伸期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
引用本文:张琬琳,时晓曚,孙即霖.江淮流域伏后延伸期降水异常的环流特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125-134.
作者姓名:张琬琳  时晓曚  孙即霖
作者单位: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2. 青岛市气象局;3.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9PD002)资助~~;
摘    要:本文利用1990—2021年高分辨率的CPC和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伏后(8—9月)11~25 d和29~59 d江淮流域的大气低频特征,用奇异值分解(SVD)研究影响江淮伏后降水的大气低频信号,并选取2017和2021年两次降水个例进行机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11~25 d低频位势高度占原始场的方差贡献百分比大于29~59 d尺度,对流层中高层的方差贡献大于对流层低层。SVD结果指出,环球遥相关模(CGT)导致江淮流域的局地辐合上升,有利于11~25 d的低频降水;11~25 d的低频降水与日降水的峰值匹配,意味着该时间尺度的系统对江淮伏后降水具有重要贡献。欧洲至中国的大气Rossby波列使江淮流域的对流层高层辐散,产生垂直上升运动,伏后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低层反气旋环流将暖湿水汽传输至江淮流域,动力和水汽条件均有利于降水。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江淮流域伏后降水的延伸期预报机制,可为延伸期预报业务提供有价值的分析路线。

关 键 词:江淮流域  延伸期降水  11~25  d低频振荡  大气Rossby波列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