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黑鲷亲鱼、放流及海捕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引用本文:杨艳艳,史赟荣,张虎,潘玉,祖凯伟,高天翔,宋娜.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黑鲷亲鱼、放流及海捕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6):50-58.
作者姓名:杨艳艳  史赟荣  张虎  潘玉  祖凯伟  高天翔  宋娜
作者单位:1.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3.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4. 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9YFD0901304);;浙江省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21C2047)资助~~;
摘    要:为了解黑鲷(Acanthopayrus schlegelii)种质资源现状以及放流群体可能对野生群体产生的遗传学影响,本研究采用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对采自舟山、莱州和南通的黑鲷亲鱼、放流群体和海捕群体进行了遗传学比较研究。研究显示:764尾黑鲷个体共检测到69个单倍型,其中亲鱼群体与放流群体的共享单倍型为5个、亲鱼群体与海捕群体的共享单倍型为6个,放流群体与海捕群体的共享单倍型为27个。亲鱼群体、放流群体和海捕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分别为0.849,0.786~0.935和0.850~0.951,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0.011,0.005~0.009和0.008~0.009。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显示,黑鲷亲鱼群体与放流群体、放流群体间以及放流群体与海捕群体均产生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表明,黑鲷亲鱼群体、放流群体以及海捕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较高,说明放流群体的种质资源良好,但黑鲷苗种与海捕群体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仍需开展其遗传多样性监测工作,以保护黑鲷的优质种质资源。

关 键 词:黑鲷  遗传多样性  增殖放流  线粒体DNA控制区  种质资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