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深时源—汇系统综合研究和沙垒田实例分析
引用本文:朱筱敏,刘强虎,谈明轩,李顺利,陈贺贺,聂银兰.深时源—汇系统综合研究和沙垒田实例分析[J].沉积学报,2023(6):1781-1797.
作者姓名:朱筱敏  刘强虎  谈明轩  李顺利  陈贺贺  聂银兰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3. 河海大学海洋学院;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2110)~~;
摘    要:【意义】源—汇系统研究是当今沉积地质学关注热点,其重建对理解区域构造、气候、海(湖)平面升降、物源供给、搬运通道和分散系统及其相互关系与规模性砂体预测均具有重要作用。【进展】源—汇系统可以根据时间尺度、成因机制、级次等要素进行分类,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物源体系、搬运通道及沉积体系研究。研究方法主要涉及碎屑矿物年代学定量示踪、源区地貌重建与定量古地貌分析、地貌比例关系分析、沉积物通量定量估算和地层正演模拟综合表征等;源—汇系统要素之间存在定量的收支平衡关系,基于收支平衡模型可预测砂体规模和有利储层分布。沙垒田地区源—汇系统研究表明,均一母岩组成与边界条件约束下汇水高差和汇水面积较大以及地形坡度较陡通常对应形成规模和厚度较大的扇体。【结论与展望】未来源—汇系统研究应加强基于盆地类型和成因的源—汇系统类型和级次划分,加强源—汇系统参数定量研究,不断提高深时源—汇系统要素表征精度,建立具有预测功能的深时源—汇系统要素耦合模型,有效预测砂体时空分布,不断实现多学科与多方法交叉融合,建立具有中国区域地质特色的源—汇系统模型。

关 键 词:深时源—汇系统  分类和要素表征  耦合关系模型  沙垒田凸起  发展趋势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