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藏南错那地区空布岗中新世淡色花岗岩的成因机制
引用本文:王睿, 高利娥, 曾令森, 严立龙, 邸英龙. 2023. 藏南错那地区空布岗中新世淡色花岗岩的成因机制. 岩石学报, 39(12): 3555-3571. doi: 10.18654/1000-0569/2023.12.03
作者姓名:王睿  高利娥  曾令森  严立龙  邸英龙
作者单位: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3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2901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020570、92055202、42002071、4217226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21817、DD20221630);
摘    要:

空布岗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部、桑日-错那裂谷系内,发育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淡色花岗岩、含石榴子石淡色花岗岩以及混合岩淡色体。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空布岗白云母淡色花岗岩结晶年龄为16.9±0.1Ma。全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二云母花岗岩为过铝质富钠花岗岩,具有较高的Sr(107×10-6~141×10-6)和Ba(230×10-6~311×10-6),较低的Rb(108×10-6~221×10-6)和Rb/Sr比值(0.78~2.07),Ba与Rb/Sr比值没有相关性,指示其为白云母含水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白云母淡色花岗岩为过铝质富钾花岗岩,具有较高的Rb(>270×10-6)和Rb/Sr比值(5.2~9.5),但是其Sr(< 58.5×10-6)和Ba(< 167×10-6)含量较低,Ba与Rb/Sr比值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它是白云母脱水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
含石榴子石淡色花岗岩具有显著的Ba、Th、Nb、Ta、P、Sr、Eu、Zr、Ti负异常和高度相关的微量元素变化,是花岗质熔体经历斜长石、锆石、云母等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混合岩淡色体具有较高的SiO2、K2O、TiO2、Ba、Nb、Ta、Zr、Hf,部分样品富集轻稀土或重稀土,存在显著的正Eu异常,指示了淡色体形成过程中捕获了源岩中的锆石、独居石、石榴子石等副矿物以及转熔钾长石。结合错那地区已发表的数据,可以推断:空布岗中新世花岗岩与桑日-错那裂谷的开启相关,低喜马拉雅岩系变质脱水产生流体,流体通过裂谷系上升促使了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发生白云母含水熔融,桑日-错那裂谷的开启时间应该不晚于22.5Ma。




关 键 词:喜马拉雅造山带   空布岗   淡色花岗岩   地壳深熔作用   分离结晶作用
收稿时间:2023-06-01
修稿时间:2023-08-16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