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东海陆架海水和沉积物中藻类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与比较
引用本文:王婷男, 贺娟, 贾佳源, 贾国东, 陈岭娣, 李丽. 东海陆架海水和沉积物中藻类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与比较[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3, 43(6): 86-102.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23040601
作者姓名:王婷男  贺娟  贾佳源  贾国东  陈岭娣  李丽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长江口外藻类生物标志化合物氢同位素与海洋盐度关系的研究”(41776049),“南海北部叶绿素氮同位素研究及古海洋学意义”(4227606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南海浮游生态系统对上新世暖期气候的响应及其机制研究”(42030504)
摘    要:
对东海内陆架杭州湾附近的季节性水体悬浮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中的主要藻类生物标志物进行分析,如菜籽甾醇、甲藻甾醇和长链烯酮,分别对应于硅藻、甲藻和定鞭藻,分析探讨水体颗粒物和沉积物中藻类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东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中藻类生物标志物空间分布特征明显,由杭州湾近岸向海,含量随水深增加而增加;颗粒物中生物标志物含量的季节变化突出,夏季样品的含量最高。生物标志物的时空变化主要受控于藻类生产力的变化。由于营养盐丰富,高初级生产力主要分布在远离河口的冲淡水和外海海流交汇的水域;夏季由于长江冲淡水携带营养盐影响扩大,近岸浮游植物生产力最高。
此外,结果还显示表层沉积物与颗粒物中优势甾醇有显著差异,颗粒物中菜籽甾醇占优势,而表层沉积物中甲藻甾醇占比更大。除了通常解释的颗粒物中有机质主要反映局部地点的瞬时性,而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反映更广区域的多年平均性,我们认为沉积物中可能发生的菜籽甾醇后期氢化作用改造有巨大影响,导致沉积物中菜籽甾醇含量相对甲藻甾醇大量降低。本研究结果强调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沉积历史的复杂性,理解表层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的相对变化对于沉积记录中生物标志物的准确解读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水体悬浮颗粒物   表层沉积物   菜籽甾醇   甲藻甾醇   菜籽甾烷醇   东海陆架
收稿时间:2023-04-06
修稿时间:2023-07-18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