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盛夏青藏高原低涡发生发展的初步研究
引用本文:黄一航, 陈权亮, 汪正林, 张娟. 2018: 1979—2016年青藏高原低涡的变化特征研究. 暴雨灾害, 37(2): 97-104. DOI: 10.3969/j.issn.1004-9045.2018.02.001
作者姓名:黄一航  陈权亮  汪正林  张娟
作者单位: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225;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成都 6102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5037,91537214)
摘    要:

青藏高原低涡(Tibetan Plateau Vortex,TPV)是造成我国暴雨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基于1979—2016年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资料,通过客观识别方法,对TPV进行筛选,并以部分年份的TPV与《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 (以下简称年鉴)中的TPV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得到如下结果:(1)客观识别TPV与年鉴TPV的平均吻合率为66.2%;其频数和中心位势高度与年鉴TPV的呈显著相关。(2)近40 a的TPV频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年均56.3个,存在准6 a和准10 a周期。
(3) TPV中心位势高度呈正态分布,其持续时间呈指数减少趋势,其频数、持续时间和中心位势高度均呈夏强冬弱。(4) 33°—36°N,80°—90°E是TPV出现的高频带,其高频轴线位于35°N附近,那曲地区西部和阿里地区北部是其高频中心;西部涡、中部涡和东部涡分别占TPV总数的32.6%、46.0%和21.4%;东移型、准静止型和西移型TPV分别占TPV总数的61.4%、34.3%和4.3%。(5)基于该识别方法建立的TPV数据集,可为进一步开展TPV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 键 词:青藏高原低涡  客观识别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  吻合率
收稿时间:2018-01-16
点击此处可从《暴雨灾害》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暴雨灾害》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