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盛期以来冲绳海槽古海洋环境研究进展 |
| |
引用本文: | 何炽鹏, 李冬玲, 李正, 沙龙滨, 翟滨, 汤佳冰, 李显富. 末次冰盛期以来冲绳海槽古海洋环境研究进展[J]. 第四纪研究, 2020, 40(6): 1577-1587.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20.06.17 |
| |
作者姓名: | 何炽鹏 李冬玲 李正 沙龙滨 翟滨 汤佳冰 李显富 |
| |
作者单位: | 1. 宁波大学, 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 浙江 宁波 315211; 2.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237; 3. 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 4.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237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776193、41876215和41876070)、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批准号:MGQNLM201707)和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专项项目(批准号:2018SDKJ0104)共同资助 |
| |
摘 要: | 
冲绳海槽处于东海与西太平洋边缘的交界处,不仅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其环境变化也影响着东亚边缘海,乃至东亚大陆的环境,是研究古海洋环境的理想区域。该区域的古海洋环境研究多集中于末次冰盛期以来,因此本文以冲绳海槽为主体,总结了该区域末次冰盛期以来古海洋环境变化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3个方面:古海平面、温度和盐度等;沉积物来源及其演化;黑潮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该区域末次冰盛期以来的环境变化可大致分为,主要由海平面控制为主的末次冰盛期-早全新世和由黑潮、季风等因素控制的早全新世-现代两个主要的阶段。沉积物主要来自古黄河、长江、日本、台湾岛以及火山喷发物质等,但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物质来源存在差异。另外,黑潮是该区域最主要的海流,其路径和强度末次冰盛期以来经历多次变化,并对其他海洋环境要素产生重大的影响。综合上述研究,提出未来应该系统建立冲绳海槽海洋环境演化历史、加强黑潮对周边流系的影响和陆源物质源-汇过程的系统研究。
|
关 键 词: | 冲绳海槽 末次冰盛期 古海洋 |
收稿时间: | 2020-06-18 |
修稿时间: | 2020-09-27 |
|
|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