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岩溶发育特征及治理措施 |
| |
引用本文: | 刘伟, 赵福玉, 彭都, 张旭, 杨文辉. 2018: 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岩溶发育特征及治理措施. 工程地质学报, 26(s1): 202-207. DOI: 10.13544/j.cnki.jeg.2018092 |
| |
作者姓名: | 刘伟 赵福玉 彭都 张旭 杨文辉 |
| |
作者单位: | 1.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昆明 650200 |
| |
摘 要: | 滇池盆地地质条件复杂,多处分布可溶岩,岩溶问题突出,对昆明轨道交通工程影响很大。轨道交通工程岩溶的勘察需经过多阶段采用综合勘察技术才能查清其特征、性质及危害。经勘察及分析,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大河埂站-大塘子站段、呈贡东站(含)-昆明火车南站段岩溶弱发育,联大街站-呈贡东站区间、白龙潭停车场及出入段线岩溶中等发育,金鼎山站-小菜园站段岩溶强烈发育。4号线为覆盖型岩溶,岩溶主要发育于基岩面下15m范围,并以0.5~3.0m洞高的充填型溶洞为主,钻孔平均遇洞率21%,平均线岩溶率3.29%。综合将岩溶区划分为稳定区、次不稳定区和不稳定区。岩溶治理应针对不同的工程类型和岩溶特征采取相应的处理原则和工程措施。岩溶治理一般采用注浆加固措施,对于埋深较小的岩溶可采取开挖揭露回填注浆进行加固处理,桩基需穿过岩溶置于下部稳定地层中。文章对昆明地区轨道交通岩溶勘察及治理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
关 键 词: | 岩溶 勘察岩溶特征 岩溶危害 治理原则 治理措施 |
收稿时间: | 2018-04-25 |
修稿时间: | 2018-07-20 |
|
|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