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保山镇康地块矽卡岩型铅锌矿床成因初探
作者姓名:杨玉龙  叶霖  程增涛  鲍谈  高伟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
3.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山东济南,2500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3063);973项目(2009CB4210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36,KZCX2-YW-111-03)
摘    要:保山镇康地块是"三江"南段重要的铅锌多金属成矿区之一,地质构造复杂,铅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其中核桃坪与芦子园是近年发现的两个大型铅锌矿床,矿床受近NE向断裂、背斜轴部和地层控制明显,上寒武统核桃坪组与沙河床组大理岩化灰岩为主要赋矿地层,近矿围岩矽卡岩化强烈,流体包裹体,Pb、S、H、O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对比研究表明:核桃坪和芦子园铅锌矿床均经历了中温、高温两个矿化阶段;核桃坪铅锌矿床矿石铅同位素较芦子园铅锌矿床有较高的比值和较大的变化范围,均以高μ值为特征,属于放射性成因铅,暗示其成矿物质以壳源铅为主;硫化物硫同位素均多为较低正值并呈塔式分布,具有岩浆硫特征,两者均无生物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的参与,其中硫同位素分馏已达平衡;与硫化物共生的石英δDH2O(-109‰~-91‰)和δ18OH2O(-4.3‰~2.3‰)同位素研究表明核桃坪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深部岩浆水,并遭受后期大气降水或地层水的混合;核桃坪矿床与芦子园矿床的微量元素具有岩浆热液型矿床特征,不同于VMS型、MVT型铅锌矿床。因此,笔者认为两个矿床应属于与深部隐伏岩体有关的中-高温矽卡岩型铅锌矿床,矿区深部隐伏岩体的侵入产生岩浆热液并携带Pb、Zn等成矿物质与地层水或大气降水混合,在背斜轴部与NE向断裂的交汇处形成该类型矿床。

关 键 词:保山镇康地块  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流体包裹体  同位素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
收稿时间:2012-03-01
修稿时间:2012-05-08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矿物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矿物学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