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区暴雨型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探讨 |
| |
引用本文: | 江兴旺,张骏,邹艳琴,刘玉洁. 黄土地区暴雨型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探讨[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2, 13(3): 29-33 |
| |
作者姓名: | 江兴旺 张骏 邹艳琴 刘玉洁 |
| |
作者单位: | 1.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8 2. 长安大学,陕西,西安,710054 3. 陕西省交通学校,陕西,西安,710014 |
| |
摘 要: | 文章从泥石流起动条件、形成过程、固体物质起动方式、相的划分及搬运方式、阵发性和龙头等方面对黄土地区暴雨型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泥石流的形成须有一定厚度的饱和土层和一定深度的地表径流,对于干旱、半干旱的黄土地区,由于土壤较干燥,须有大量水分下渗才能形成一定厚度的饱和土层,因此该区泥石流对1h降雨量较为敏感;该地区泥石流固体物质起动方式较为复杂,部分按纯粘性土规律起动,部分按粘性土夹砂和无粘性砂规律起动;该区泥石流液相往往包括粘粒、细砂和粉砂等成分,所占比例较大,而固相所占比例较小;由于黄土地区多烯性泥石流,且沟壑密度大,流域支沟发育,经叠加作用后,在主沟内往往不具阵发性,其过程曲线近似洪水的单峰过程曲线;另外,由于该区泥石流往往不具阵发性或阵发性不明显,沟道内卵石之类的大颗粒数量有限,所以一般不具有形成龙头的能力。
|
关 键 词: | 黄土地区 暴雨型泥石流 动力学特征 动力学机制 起动条件 搬运方式 |
文章编号: | 1003-8035(2002)03-0029-05 |
修稿时间: | 2001-10-19 |
Discussion on the dynamic features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storm debris flow in loess area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