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黑河流域遥感物候产品验证与分析
作者姓名:王聪  李静  柳钦火  柏军华  徐保东  赵静  曾也鲁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27136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编号:2013CB733401)
摘    要:
植被物候遥感产品对全球变化响应、农业生产管理、生态学的应用等多领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植被物候遥感产品还有较多问题,主要包括一方面使用不同参数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不同提取算法导致的产品结果差异较大,另一方面在地面验证中地面观测数据与遥感反演数据的物理含义不一致导致的验证方法的系统性误差。本文以黑河流域为研究区,对比验证基于EVI(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时间序列数据提取的MLCD(MODIS global land cover dynamics product)植被遥感物候产品和基于LAI(Leaf Area Index)时间序列数据提取的UMPM(product by universal multi-life-cycle phenology monitoring method)植被遥感物候产品的有效性及精度等。同时,通过验证分析进一步评估基于EVI和LAI时间序列提取的物候特征的差异及特点,探讨由于地面观测植被物候与遥感提取植被物候的物理意义的不一致问题导致的直接验证结果偏差。结果表明:UMPM产品有效性整体高于MLCD产品,但在以草地和灌木为主的稀疏植被区,由于LAI取值精度的原因,UMPM产品存在较多缺失数据,且时空稳定性较低;基于玉米地面观测数据表明,EVI对植被开始生长的信号比LAI更加敏感,更适合提取生长起点,但植被指数易饱和,峰值起点普遍提前,基于LAI提取的峰值起点更加合理。由于地面观测的物候期在后期更加关注果实生长,遥感观测仅关注叶片的生长,遥感定义的峰值终点和生长终点与玉米的乳熟期和成熟期差异较大。

关 键 词:遥感物候产品  生长起点  生长终点  验证  黑河流域
收稿时间:2016-06-13
修稿时间:2016-12-0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