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PACMANUS热液区Fe-Si-Mn羟基氧化物的成因及地球化学特征
引用本文:杨宝菊, 曾志刚, 殷学博, 王晓媛, 陈帅, 黄鑫, 荣坤波, 马瑶. PACMANUS热液区Fe-Si-Mn羟基氧化物的成因及地球化学特征[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6, 36(3): 69-80.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16.03.007
作者姓名:杨宝菊  曾志刚  殷学博  王晓媛  陈帅  黄鑫  荣坤波  马瑶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7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429700);国家大洋重大专项课题(DY125-12-R-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25021,41476044,41306050);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JQ200913)
摘    要:分析了东马努斯海盆PACMANUS热液区Roger's Ruins和Roman Ruins两个热液点之间拖网取得的Fe-Si-Mn羟基氧化物样品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Fe-Si-Mn羟基氧化物样品的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很低,Co/Zn比值较小,生长速率非常快,表明Fe-Si-Mn羟基氧化物样品具有明显的热液成因。大部分样品具有明显的正Ce异常(Ce/Ce*值为1.021~1.769),其Ce的正异常范围(lg 3Ce/(2La+Nd),0.008~0.229)低于典型水成成因的Ce的正异常范围(lg 3Ce/(2La+Nd),0.352~0.637),说明样品受到海水的影响较小。由于出现正Ce异常的样品主要集中在Fe羟基氧化物中,因此,稀土元素的正Ce异常主要受到Fe羟基氧化物的吸附作用和后期成岩作用的影响。TiO2的含量以及Al/(Al+Fe+Mn)比值明显低于火山碎屑物质的TiO2 的含量和Al/(Al+Fe+Mn)比值,表明样品中几乎没有火山碎屑物质的贡献。样品中高含量的Ba很可能来自散落于Fe-Si-Mn羟基氧化物样品中的重晶石以及钡镁锰矿。较高含量的Pb说明早期形成的硫化物并没有带走大量的Pb,相反这些Pb随热液流体喷出进入Fe-Mn羟基氧化物。

关 键 词:Fe-Si-Mn羟基氧化物  成因  地球化学特征  PACMANUS热液区
收稿时间:2015-02-15
修稿时间:2015-12-2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