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海洋微型污损性附着生物的初步研究
引用本文:王秋,黄美君,芦澄清,廖承义.海洋微型污损性附着生物的初步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1).
作者姓名:王秋  黄美君  芦澄清  廖承义
作者单位: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生物学系 (王秋,黄美君,芦澄清),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生物学系(廖承义)
摘    要:海洋附着生物按其大小可分为两类,即大型附着生物(藤壶、海鞘、盘管虫、浒苔、水云等)和微型附着生物(附植性细菌、霉菌、放线菌、硅藻、原生动物以及微型线虫等)。附着微生物群落由于微生物之间以及微生物与被附着物体表面的相互作用,往往在表面形成膜状物,称为初级微生物粘膜(Primary microbial slime film)。它普遍存在于早期浸入海中的物体表面上,然后幼虫或孢子附着,从而局部或全部代替粘膜使大型附着生物成为优势种群。因此,在海洋中人为物体表面附着生物群落的演替中,微型生物群落先于大型生物附着,被认为是大型生物附着的先驱。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