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造山带内古地磁研究——以苏宏图早白垩世火山岩为例
引用本文:任收麦,朱日祥,黄宝春,张福勤,王红强.造山带内古地磁研究——以苏宏图早白垩世火山岩为例[J].中国科学D辑,2002,32(10):799-804.
作者姓名:任收麦  朱日祥  黄宝春  张福勤  王红强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01;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100034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0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编号:KZCX2-104、KZCX1-07)
摘    要:对苏宏图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岩石磁学研究发现, 该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以假单畴(PSD)磁铁矿为主要载磁矿物且在热退磁温度300~585℃之间可获得一稳定的特征剩磁方向. 7个古地磁采样点揭示出其平均方向为D/I= 23.6°/56.0°, a 95 = 2.3°, 对应极位置为lp= 71.1°N, fP = 200.5°E, A95 = 2.7°. 镜下观察表明作为主要载磁矿物的磁铁矿具有较完整的四方形或多边形, 无内反射和后期蚀变现象, 因而很可能携带了熔岩流喷发冷凝时期的原生剩磁方向. 将这一结果与欧亚大陆主要块体相应古地磁结果进行对比, 可以发现在早白垩世, 西伯利亚板块、内蒙古褶皱带和华北块体在动力学上已成为整体, 这对认识天山-兴蒙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是有意义的.

关 键 词:造山带  古地磁学  欧亚大陆
收稿时间:2002-04-28
修稿时间:2002年4月28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