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汀强度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摘    要:在福建省长汀县强度水土流失山地,探讨了草灌乔混交、补植乔灌和"老头松"改造等3种不同治理措施经10年演化后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治理措施下的土壤p H值均有所下降,以草灌乔混交措施pH值最低;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N、全P、速效P、全K和速效K含量均以草灌乔混交措施最高,补植乔灌"老头松"改造措施次之。3种措施下土壤有机质、全N和速效N含量差异明显,而全P、速效P、全K和速效K含量差异较小,但补植乔灌措施下速效P和速效K含量均接近草灌乔混交措施。本研究显示在土壤改良中草灌乔混交措施优于补植乔灌和"老头松"改造措施,表明丰富植被结构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