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梁山二叠系乐平统底部吴家坪组王坡页岩新认识 |
| |
作者姓名: | 郭俊锋 宋祖晨 肖良 李相传 郑亚娟 姚肖永 周雪柔 |
| |
作者单位: | 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2)陕西省早期生命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西安,710069,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2)陕西省早期生命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西安,710069,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2)陕西省早期生命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西安,710069,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2)陕西省早期生命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西安,710069,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2)陕西省早期生命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西安,710069,3)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地球科学与资源系,河北保定,071000 |
| |
基金项目: |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472015)、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编号:201306565037)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3G3274021,2014G3272013)的成果。 |
| |
摘 要: | 陕西汉中梁山瓜德鲁普统—乐平统界线(GLB)附近的吴家坪组底部王坡页岩段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古风化壳沉积,代表了茅口期后暴露于地表风化剥蚀的产物。最近对该地层进行了重新研究,采集了系列岩石和化石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古生物学、岩相学和岩石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粘土层主要矿物成分为蒙脱石71%,片沸石23%,石英6%,暗示其物质来源于火山玻璃。岩相学分析显示岩石主要由蚀变矿物组成,具有蚀变残留玻屑凝灰质结构,其中蒙脱石、片沸石保留了原岩中的玻屑的塑性形态。粘土层中大量腕足动物化石暗示其为海相环境。研究结果表明王坡页岩是典型的斑脱岩,并非风化壳和长期剥蚀的产物,而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火山喷发时火山灰在海相环境下沉积、蚀变的产物。火山灰在正常浅海沉积时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导致了包括腕足动物在内的海洋生物的生存危机。
|
关 键 词: | 王坡页岩 斑脱岩 乐平统 陕西梁山 |
收稿时间: | 2016-11-18 |
修稿时间: | 2017-05-2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