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生成模式及其成藏流体响应
引用本文:郝芳,邹华耀,黄保家.莺歌海盆地天然气生成模式及其成藏流体响应[J].中国科学D辑,2002,32(11):889-895.
作者姓名:郝芳  邹华耀  黄保家
作者单位:1.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中国地质大学石油系,武汉,430074
2.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102249
3. 东海石油研究中心南海西部研究院,湛江,524057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0125008)
摘    要:在莺歌海盆地已发现天然气的氮气含量介于3.5%~35%之间, 二氧化碳含量为0.1%~93%, 同一气田氮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变化范围大. 根据已知气田氮气、二氧化碳和烃气的共生组合关系及潜在源岩的模拟实验结果, 建立了莺歌海盆地的天然气生成演化模式. 莺歌海盆地第三系-第四系厚度超过17 km, 包括了从成岩作用(生物甲烷)到准变质作用的所有天然气生成阶段. 莺歌海盆地的氮气为有机成因, 主要生成于深成作用阶段, 与烃类气体基本同步;二氧化碳主要为无机成因, 在准变质作用阶段由碳酸盐矿物高温分解形成. 东方1-1气田表现出强烈的层间流体非均质性, 不同气层记录了不同天然气生成阶段的产物, 因此莺歌海盆地天然气组成的复杂性是天然气生成多阶段性和运聚多期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 键 词:莺歌海盆地  非烃气体  天然气生成  成藏流体
收稿时间:2002-02-21
修稿时间:2002年2月21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