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郭猛,姚谦峰.框架 - 密肋复合墙结构新体系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29(5). | [2]、 | 孙修礼,梁书亭,王群依,蒋永生,李玉莹.半刚性连接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25(3):93-97. | [3]、 | 胡习兵,沈蒲生,舒兴平.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结构弹性时程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28(3):65-70. | [4]、 | 王先铁,白连平,王连坤,马尤苏夫,刘天龙.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十字加劲薄钢板剪力墙的力学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33(2):103-109. | [5]、 | 于金光,郝际平.腹板双角钢连接框架-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31(5):84-90. | [6]、 | 姚谦峰,张旭峰,魏晓,黄炜,孙秀成.密肋壁板结构宏观模型及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8,24(4). | [7]、 | 平齐端板连接半刚性框架-十字加劲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 | [8]、 | 钢板剪力墙结构半刚性框架与内嵌墙板间的相互作用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 [9]、 | 王新武.半刚性连接钢框架有限元分析和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4,20(2):77-80. | [10]、 | 李东伦,刘坚,潘澎.钢框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半刚性连接节点弯矩-转角模型及抗震性能研究进展[J].华南地震,2014(Z1):124-131. | [11]、 | 王新武,李跃辉,张伟.空间半刚性连接钢框架有限元分析和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7,23(2):167-170. | [12]、 | 密肋防屈曲钢板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 [13]、 | 朱杰江,吕西林.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推覆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23(4):56-63. | [14]、 | 于金光,郝际平,张文强,钟炜辉,解琦.无侧移半刚性框架柱的稳定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10,26(3). | [15]、 | 郭宏超,郝际平,李峰.半刚接框架-斜加劲钢板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31(1):54-60. | [16]、 | 张微敬,初晓.不同网格间距的小剪跨比网格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23,39(1):089-99. | [17]、 | 孙犁,李凤霞.半刚性连接钢框架抗震性能的模型试验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5,21(4):143-147. | [18]、 | 韩冬,胡长姣,王新武.半刚性连接空间钢框架的拟动力试验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14(2). | [19]、 | 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 [20]、 | 易伟建,朱敏.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6(6):160-1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