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Y形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框架结构在近场地震下的弹塑性侧向力分布研究
引用本文:连鸣, 苏明周, 郭艳. 2017. Y形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框架结构在近场地震下的弹塑性侧向力分布研究.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 165-173. doi: 10.13197/j.eeev.2017.01.165.lianm.021
作者姓名:连鸣  苏明周  郭艳
作者单位: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5;;; 2. 西安建筑科学大学 材料料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陕西 西安 71005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382);“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J10B03-0)
摘    要:为研究近场地震作用下Y形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框架结构(Y-HSS-EBF)的弹塑性侧向力分布,本文精细设计了4个不同层数的Y-HSS-EBF结构,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且考虑了结构层数、近场地震及其速度脉冲效应对结构的影响,获得了Y-HSS-EBF结构在罕遇水准近场地震下的侧向力分布,基于底部剪力法得到了Y-HSS-EBF结构弹塑性侧向力分布模式,并与已有侧向力分布模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近场地震波的速度脉冲效应对Y-HSS-EBF结构的侧向力分布影响较大,应考虑其对结构侧向力分布的影响;本文建议的侧向力分布模式在精度上与时程分析结果平均值最为接近,能够为Y-HSS-EBF结构基于性能的塑性设计方法提供一定参考。

关 键 词:高强钢   偏心支撑   弹塑性   侧向力分布   近场地震
收稿时间:2016-01-21
修稿时间:2016-08-1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下载全文
相似文献(共20条):
[1]、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震后修复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郭艳,苏明周,胡长明.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框架抗震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6,38(2):176-184.
[3]、王峥,李慎.不同支撑形式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抗震性能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20(3):080-92.
[4]、高和平.近场地震下钢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J].华南地震,2022(1):147-152.
[5]、高和平.近场地震下钢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J].华南地震,2022(1):147-152.
[6]、赵坤,李腾飞,苏明周,耿帅,张宸恺,张琦.基于OpenSEES的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精细化建模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0(5):169-177.
[7]、郑晓伟,苏明周,石鲁,秦瑞,王迪涛,王喆.直接基于位移设计的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6,38(5):678-684.
[8]、高强钢组合D型偏心支撑框架抗震性能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
[9]、洪敏,秦瑞,王凤,高永国,高中南,李少华.高层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框架抗震性能简化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0,42(2):332-336.
[10]、王伟,孙国华,刘文渊,刘撼.自复位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弹塑性状态 的层剪力分布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9,39(4).
[11]、李向真,欧海龙,程国亮.摩擦消能支撑钢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22(3):154-159.
[12]、赵宝成,于安林,蒋思成,王军良.Y形偏心钢支撑RC框架结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33(1):47-53.
[13]、宗钟凌,吕凤伟.钢结构加层混凝土框架结构Pushover分析侧向力分布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0,26(3).
[14]、王永贵,宋红弟.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结构影响因素的静力弹塑性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8,40(3):421-431.
[15]、梁柱节点刚度对Y形偏心支撑半刚接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J].地震研究
[16]、郑山锁,代旷宇,孙龙飞,杨威,李文勇,田微.钢框架结构的地震损伤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5,37(2):290-297.
[17]、方明霁,李国强.基于多弹簧模型的钢框架结构三维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27(3):22-29.
[18]、补国斌,徐冲,宾佳,熊浩然,齐超文,王颖.双向速度脉冲地震下偏心重力柱核心筒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响应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3(1):58-64.
[19]、邢朋涛,梁兴文.新型框架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J].震灾防御技术,2014,9(4):790-800.
[20]、关彬林,连鸣,苏明周.钢框筒Pushover 析侧向力分布方式的影响比较[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9,39(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