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地形起伏度的四川省地面气象站点适宜性研究
引用本文:黄晓龙,吴薇,徐晓莉,王丽伟,宋云帆,李雪.基于地形起伏度的四川省地面气象站点适宜性研究[J].甘肃气象,2023(4):579-588.
作者姓名:黄晓龙  吴薇  徐晓莉  王丽伟  宋云帆  李雪
作者单位:1. 四川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2. 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 吉林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4.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5. 贵州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
摘    要:为科学确定气象站点地形起伏特征,基于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全球数字高程模型(AdvancedSpaceborneThermalEmissionandReflectionRadiometerGlobalDigitalElevationModel,ASTER GDEM)30 m数据,利用均值变点分析法确定四川省地形起伏度模型的最佳分析窗口。提取地面气象观测站所处的地形起伏特征,探究气象站点布设的区域代表性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四川省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窗口为39×39个像元矩形邻域,对应面积1.369 km2。建立的地形起伏度模型与山脉走向一致,能够捕捉到地表各种尺度的地形起伏状况,符合四川省地貌特征。(2)国家站和区域站所处地势以台地、丘陵和小起伏山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小的国家站占比明显高于区域站,即国家站更具有区域代表性。(3)四川省气象观测站点布设的适宜地区主要集中在盆地、川西高原的北部和西部及攀西地区的东部和南部,占全省面积的69.74%。均值变点分析法确定的分析窗口面积可以兼顾各种地貌类型,提取的地形起伏度能较好地反映气象站点所处地形特征,可为气象站点布局和站网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关 键 词:均值变点分析法  DEM  地形起伏度  地面气象站点  四川省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