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河西走廊内陆河上游山区基流分割方法适用性与基流特征分析
引用本文:卢睿,朱睿,尹振良,方春爽,山建安,杨华庆,张薇.河西走廊内陆河上游山区基流分割方法适用性与基流特征分析[J].冰川冻土,2023(5):1602-1615.
作者姓名:卢睿  朱睿  尹振良  方春爽  山建安  杨华庆  张薇
作者单位:1. 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工程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摘    要:基流是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径流的重要补给来源,对维持径流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基流分割方法众多,其中数字滤波法在实际操作中具有简单易用和可重复性强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基流分割研究。本文以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黑河、石羊河、疏勒河)山区为研究区域,选取4种数字滤波方法(Lyne-Hollick法、Chapman法、Chapman-Maxwell法和Eckhardt法)对研究区内14条河流的最佳基流分割参数进行评价,并对基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ckhardt法在四种滤波方法中评价最好,是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基流分割的一种有效方法。在1965—2018年,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年基流量与径流量呈现相似的线性趋势特征,但径流变化幅度较基流更大。2000年后,黑河流域山区各支流多年平均基流量较2000年以前增加1.5%~20.7%,疏勒河流域山区各支流基流量增加1.9%~54.0%,石羊河流域山区各支流多年平均值变化幅度为-14.1%~5.9%。各流域枯水年基流指数(BFI)比丰水年略高(0.003~0.027),年内枯水季基流指数(BFI一般达到0.6以上)是丰水季的2.3~5.7倍。本文采用...

关 键 词:基流分割  河西走廊内陆河  数字滤波法  基流分割参数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