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压汞法与气体吸附法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对比研究
引用本文:李志清,沈鑫,戚志宇,胡瑞林.基于压汞法与气体吸附法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对比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2017,25(6):1405-1413.
作者姓名:李志清  沈鑫  戚志宇  胡瑞林
作者单位:①.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 610059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1003010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1003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2316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7092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GP2016K011
摘    要:针对中国海相与陆相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的差异性,选取威远与焦石坝海相页岩及瑶曲陆相页岩为代表,采用薄片分析、压汞及气体吸附试验方法,开展孔隙结构特征与控制性因素分析,提出了孔隙大小命名划分新标准,将 < 2 nm、2~100 nm、0.1~1μm、1~10μm、10~100μm、>100μm分别称为超微孔、微孔、小孔、中孔、大孔、毛细孔6类,其中2~100nm微孔范围,样品孔隙发育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2#、5#、1#、6#、4#,10~100μm大孔范围,孔隙发育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2#、1#、4#、6#、5#;提出了孔隙分布均匀系数hu,经判定2#与5#样品与1#、4#、6#样品相比微纳米孔隙更发育,储气能力更强。采用DFT模型将N2吸附与CO2吸附结果及压汞实验结果统一起来,获得了纳米孔隙的连续分布规律。

关 键 词:海相页岩    陆相页岩    孔隙结构    压汞    气体吸附
收稿时间:2017-02-1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