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西地区水电站环境边坡危险源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
引用本文:张世殊,冉从彦,郑博文,祁生文,郭松峰.川西地区水电站环境边坡危险源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J].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2017,25(2):541-546.
作者姓名:张世殊  冉从彦  郑博文  祁生文  郭松峰
作者单位:①.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都 61007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22020,41672307,41302234中国博士后基金2015M581167,2016M600129
摘    要:工程边坡“开口线”以上的自然边坡在风化、卸荷、地震动等的影响下,其表层任一局部失稳均会对其下工程和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川西6座重要水电站的环境边坡危险源的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不同种类危险源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环境边坡岩体在顺倾、陡倾裂隙发育以及裂隙式和夹层式风化作用强烈等因素的控制下,形成危石、危石群和危岩体等危险源;危险源的体积集中在小型和中型规模范围内;危险源主要分布在环境边坡相对高程0~500m范围内,其中,危岩体的发育具有垂直分带性且集中分布在0~200m范围内;危险源所在环境边坡的坡度均大于25°,当坡度在35°~40°范围内时,危险源数量最多;对于相对高程0~500m、坡度35°~75°的环境边坡应进行重点勘察,根据危险源的种类和发育分布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 键 词:环境边坡    危险源    发育特征    川西地区
收稿时间:2016-03-1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