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银川市城市规划前后温度场特征对比
引用本文:陈荣,李栋梁,纳丽,杨文军,严晓瑜.银川市城市规划前后温度场特征对比[J].气象科技,2017,45(2):383-389.
作者姓名:陈荣  李栋梁  纳丽  杨文军  严晓瑜
作者单位: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44; 2 宁夏银川市气象局,银川 75000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44,宁夏石嘴山市气象局,石嘴山 753000,宁夏贺兰县气象局,贺兰 750200,宁夏银川市气象局,银川 750002
基金项目:宁夏科技支撑计划项目(KGX120902)、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重大专项(GYHY201506001 1)资助
摘    要:以南京大学区域边界层模式(RBLM)为工具,利用银川国家基准气候站地面和探空观测数据,模拟了银川市四季3种典型风速天气条件下城市规划前后大气温度场,结果表明:现状下,夏季,小风和大风情景下高温区域面积大于一般风情景下;冬季,小风情景下高温面积最大,大风情景下高温区域面积最小;春季一般风情景下高温面积最大;秋季一般风情景下高温区域面积最大。银川市四季城市热岛效应表现均很显著,四季日变化表现为夜间水域附近的温度较城区建设用地高,白天尤其是14:00,城区建设用地温度较水域附近温度高。14:00在城市建设用地密集区域气温较高,且城市建设越密集气温越高,仅在冬季小风日和春季大风日表现得较弱。城市规划后,温度场在3种典型天气条件下分布特征与现状下分布规律总体趋于一致,只是高温区域较之前略小,低温区域较之前略大。城市规划后,3种典型天气条件下热岛面积均小于规划前,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关 键 词:银川市  城市规划  区域边界层模式  温度场  现状
收稿时间:2016/4/16 0:00:00
修稿时间:2016/8/5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科技》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