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集区找矿预测研究——以辽东青城子铅锌-金-银矿集区为例 |
| |
作者姓名: | 王玉往 解洪晶 李德东 石煜 刘福兴 孙国强 孙启明 周国超 |
| |
作者单位: |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北京 100012,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北京 100012,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北京 100012,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北京 100012,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三队, 辽宁 丹东 118008,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三队, 辽宁 丹东 118008,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三队, 辽宁 丹东 118008,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93 |
| |
基金项目: | 本文得到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5034001、12120115034101)资助 |
| |
摘 要: | 矿集区找矿预测有着不同于典型矿床和区域性成矿预测的规律和特点,是在厘定区内主要类型矿床的成因类型基础上,以"三位一体"(即成矿地质作用与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和成矿系统为主要内容开展工作。文章以辽宁青城子铅锌-金-银矿集区为例,系统总结了矿集区的矿床类型、岩浆-成矿系统、"三位一体"找矿预测要素等关键科学问题。青城子矿集区是中国重要的铅锌-金-银矿集区,由于多年的开采,青城子等矿山濒临危机,如何取得该地区找矿突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前人研究成果分析表明,该矿集区内铅锌矿床和金、银矿床的成因类型可能均属于岩浆热液型,而非元古代喷流沉积型,矿床的"层控"现象实为特定岩性界面控制的有利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主要与印支期花岗斑岩有关,铅锌矿和金、银矿可能是同一岩浆系统演化的产物。在未来的找矿预测中,应重点开展以下5方面工作:(1)查明矿床的具体成矿地质体;(2)进一步提炼成矿期构造控矿规律和成矿结构面样式;(3)凝练有效的成矿作用特征标志,重点是与成矿有关的远程蚀变标志;(4)构建和完善矿集区中生代岩浆-成矿系统,并注意新矿种、新矿床类型的寻找;(5)探索研究矿集区的自然边界,扩大找矿范围和深度。
|
关 键 词: | 地质学 铅锌-金-银矿 找矿预测 成矿地质体 成矿系统 青城子矿集区 辽东 |
收稿时间: | 2016-04-22 |
修稿时间: | 2016-08-2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