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多宝山Cu-Mo矿床成矿斑岩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
| |
作者姓名: | 刘军 周振华 欧阳荷根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7 |
| |
基金项目: | 本文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YFC06014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72081)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3093600)联合资助 |
| |
摘 要: | 多宝山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北部,是中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斑岩型Cu-Mo矿床。文章对该矿床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74.9±1.8)Ma,其w(Si O2)为70.73%~73.45%,w(K2O)和w(Na2O)分别为2.99%~3.88%、3.86%~4.38%,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6.32~12.76,显示出Ba、K、La、Sr、Zr、Hf、Sm等元素富集,Th、Ta、Nb、Ce、P、Ti等元素亏损的特征。锆石εHf(t)值介于10.3~14.6。详尽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多宝山花岗闪长斑岩可能形成于大陆边缘弧环境,来源于加厚陆壳条件下亏损地幔新增生的年轻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过程。
|
关 键 词: | 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花岗闪长斑岩 多宝山矿床 |
收稿时间: | 2016-08-05 |
修稿时间: | 2017-07-0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