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江苏仑山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和成矿年代学研究
作者姓名:陆邦成  余金杰  陈春生  王铁柱  车林睿  陆振裕  尹灵强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广西壮族自治区·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广西 岑溪 543200,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7,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 江苏 镇江 21200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7;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宛平城地区办事处, 北京 100072,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9,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 江苏 镇江 212001,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 江苏 镇江 212001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科研项目(编号:2014-KY-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372091)"联合资助
摘    要:仑山金矿床位于宁镇矿集区东端。成矿期分为沉积成矿期和热液成矿期,后者可进一步划分为热液Ⅰ阶段和热液Ⅱ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热液Ⅰ阶段石英中的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多集中在330~366℃之间,盐度w(Na Cl_(eq))变化于4.96%~6.74%之间,热液Ⅰ阶段方解石中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多集中在150~240℃之间,w(Na Cl_(eq))变化于0.71%~9.80%之间,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低盐度流体;热液Ⅱ阶段石英、方解石和萤石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124~260℃,盐度w(Na Cl_(eq))变化于1%~8%之间,成矿流体为中温低盐度流体。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热液Ⅰ阶段成矿流体为岩浆流体,热液Ⅱ阶段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占主导,但仍有少量岩浆流体。硫同位素研究表明,仑山金矿床沉积成矿期硫除来源于三叠系青龙群膏盐层外,有机质也参与了沉积成矿期中金矿的形成。热液Ⅰ阶段硫来源于沉积成岩阶段黄铁矿的活化迁移和富集,岩浆硫也提供了成矿物质。萤石Sm-Nd测年分析表明,仑山金矿床热液Ⅱ阶段成矿年龄为(93.7±3.1)Ma,推断主成矿阶段形成于晚白垩世。仑山金矿床的形成代表着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最晚期的成矿作用。

关 键 词: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Sm-Nd定年  矿床成因  仑山金矿床
收稿时间:2015-12-05
修稿时间:2016-09-2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