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陕西凤太地区泥盆纪层控铅锌矿床的形成与演化史及其地质依据
引用本文:梁文艺 ,朱小川 ,梁卫朝 ,刘志强 ,李卫平.陕西凤太地区泥盆纪层控铅锌矿床的形成与演化史及其地质依据[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1985(1).
作者姓名:梁文艺  朱小川  梁卫朝  刘志强  李卫平
摘    要:作者在工作期间收集了大量的与成矿有关的沉积残余组构以及后来活化热液改造的实际资料。本文试图从该区所发生的地质事件的历史演化关系入手,来探讨这类矿床的成因。文中提出了含铅锌的硅质铁碳酸盐沉积建造是这类矿床形成的物质基础;区域变质产生的活化热液是使沉积含矿层中物质活化、局部迁移、就地或近地富集的主要因素。在此之前的成岩压溶作用,对矿质的初步富集也曾起过一定的作用。工业矿体定位的相对地质时代为区变末期到动力变质之前所发生的活化热液期。镁质对活化热液的形成及矿质的富集沉淀起了明显的作用。故此类矿床的成因应属于“沉积——区变末期活化热液就地富集型层控铅锌矿床”。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