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湘南王仙岭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锆石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姓名:郑佳浩  郭春丽
作者单位:1.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11007-11)和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40930419)联合资助.
摘    要:湘南王仙岭岩体由主体电气石黑云母花岗岩和侵入其内部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电气石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印支期(235.0±1.3Ma),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于燕山期(155.9±1.0Ma),表明该岩体是两期岩浆活动的产物。这两期岩石均为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值为1.07~1.66,属过铝-强过铝质花岗岩类。稀土元素显示LREE富集,HREE亏损,Eu负异常明显(0.01~0.38)的特征。早期电气石黑云母花岗岩和晚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εHf(t)值分别为-7.92~+4.61和-10.66~-5.35;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1758~967Ma和1875~1538Ma。两期花岗岩均来自于古中元古代地壳物质重熔,其中早期电气石黑云母花岗岩在侵位上升过程中捕获了部分幔源老锆石,成岩过程中有少量地幔物质参与,且其源区具有高εHf(t)值的特点。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华南中生代印支期和燕山期均有钨锡矿化作用,印支期花岗质岩浆形成于碰撞挤压作用间隙伸展环境,而燕山期花岗质岩浆可能形成于大陆边缘弧后伸展环境。

关 键 词:LA-MC-ICPMS锆石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Hf同位素  王仙岭岩体  华南
收稿时间:2011-08-12
修稿时间:2011-12-03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