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黔二叠系铅锌成矿物质来源:C-H-O-S-Pb同位素制约——以云南太平子铅锌矿为例 |
| |
作者姓名: | 丁伟品 谢财富 黄诚 张斌 辛卓 詹华思 郑立龙 孔凡全 王红兵 黄福林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 海南 海口 571127;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13;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 江苏 南京 210000;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 山东 烟台 264000 |
| |
基金项目: |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08001)资助。 |
| |
摘 要: | 【研究目的】川滇黔地区铅锌矿成因具有多样性,特别是与峨眉山玄武岩的关系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从前人关注较少的二叠系碳酸盐岩中的铅锌矿入手,研究成矿物质来源。【研究方法】以云南寻甸县太平子铅锌矿为研究对象,运用S、Pb、C、H、O同位素实验数据及流体包裹体测温等方法,对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流体特征进行探讨。【研究结果】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比较均一,分布集中,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8.543~18.584、15.646~15.694、38.799~38.958,属于正常普通铅,具壳源特征,主要来源于基底岩石,水岩反应可能使赋矿围岩贡献少量的成矿物质。矿石硫化物δ34S变化范围为-13.6‰~-7.3‰,方铅矿的δ34S高于闪锌矿,硫同位素分馏并未达到平衡,生物成因硫酸盐还原作用(BSR)是还原硫的主要来源。热液方解石δ13CV-PDB范围为3.8‰~4.7‰,δ18OV-SMOW范围为12.0‰~16.7‰,相较于滇东北其他重要的铅锌矿床,具有明显的低δD、高δ18Ofluid特点,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和有机水的混合,具有中—高温、低盐度特征。【结论】太平子铅锌矿在成矿物质、流体、成矿温度等均与区域上其他典型铅锌矿有较明显差别,具有典型的岩浆-热液成因特点。
|
关 键 词: | 铅锌矿 同位素 成矿物质 成矿流体 地质调查工程 川滇黔地区 |
收稿时间: | 2021-08-06 |
修稿时间: | 2022-09-25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