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及其天然气-水混合流体作用特征 |
| |
作者姓名: | 庞康 吴柏林 孙涛 郝关清 雷安贵 杨松林 刘池阳 傅斌 权军明 王苗 郝欣 刘明义 李琪 张效瑞 |
| |
作者单位: |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陕西 西安 710069;中陕核工业集团地质调查院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100;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辽宁 盘锦 124010;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堪培拉 2601 |
| |
基金项目: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22JZ-18)、辽河油田公司科技项目(2021KJ-07-3)及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2015CB453003,DD20211550)联合资助。 |
| |
摘 要: | 【研究目的】 本文以杭锦旗—大营铀矿为研究区,研究了矿床的碳酸盐化类型、期次和原位微区碳氧同位素特征,为该区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及成因认识提供了新的信息和依据。【研究方法】 采用野外调研、工业孔含矿层位岩芯采集、高倍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图像分析等方法,区分不同期次的碳酸盐化(主要是方解石),在此基础上运用SHRIMP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C-O同位素测试,为更加精确示踪砂岩铀矿形成过程提供了合理的途径。【研究结果】 利用原位微区碳氧同位素示踪技术分析了铀成矿期及成矿期后流体特征,显示具有有机质来源的特点,其中方解石的氧同位素显示流体具有大气水作用的特点,认为天然气向北部运移耗散与地下水形成的低温混合热液流体为它们提供了碳质来源。本区“钙化木”状碳酸盐化的方解石多显示沿晶洞分布或沿裂隙贯穿,明显为成矿期后天然气沿裂隙充填的结果;因此,天然气-水混合流体作用从成矿期可一直延至成矿期后,具有叠加富集及保矿作用。【结论】 采用电子探针和镜下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在区分不同期次方解石的基础上,原位微区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为精细研究砂岩型铀矿成矿流体特征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
关 键 词: | 碳酸盐化 原位微区 砂岩型铀矿 SHRIMP SI 碳氧同位素 矿床成因 油气勘查工程 鄂尔多斯盆地 |
收稿时间: | 2020-10-18 |
修稿时间: | 2022-09-22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