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兴安岭中南段布敦化铜矿床金鸡岭矿段流体包裹体研究
引用本文:武新丽,毛景文,周振华.大兴安岭中南段布敦化铜矿床金鸡岭矿段流体包裹体研究[J].矿床地质,2014(1).
作者姓名:武新丽  毛景文  周振华
作者单位:华北地质勘查局第四地质大队;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085260);内蒙古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及区域成矿规律研究项目(2006-02-YS01);北方古生代斑岩-矽卡岩型铜矿成矿背景、成矿过程与找矿方向项目(N1312-3)联合资助
摘    要:内蒙古布敦化铜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包括金鸡岭和孔雀山2个矿段,前者属于斑岩型,后者属于热液脉型,文章对金鸡岭矿段开展了详细的流体包裹体研究。金鸡岭矿段成矿过程可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即毒砂-黄铁矿(黄铜矿)-石英阶段(早)、黄铜矿-磁黄铁矿-石英阶段(中)、碳酸盐-黄铁矿-石英脉阶段(晚)。其中,中阶段为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早阶段主要发育富气相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中阶段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并发育少量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晚阶段仅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早、中、晚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w(NaCleq)变化范围分别为320~550℃、240~550℃、140~300℃和12.2%~43.2%、6.3%~17.2%、0.5%~9.7%。激光拉曼探针分析显示,早、中阶段包裹体气相成分为CH4和H2O,而晚阶段的包裹体气相成分只含H2O。早阶段多种类型包裹体共生,且均一温度相近,指示早阶段流体发生过沸腾作用。笔者认为早阶段成矿作用主要与高温、高盐度、含CH4流体的沸腾作用有关,中阶段的成矿作用则主要是流体混合而导致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的析出,晚阶段基本不成矿,只形成少量的黄铁矿。

关 键 词: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斑岩型铜矿床  金鸡岭矿段  布敦化铜矿床  大兴安岭中南段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