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志留系砂岩储层成岩与成藏过程 |
| |
引用本文: | 杨文霞, 桂丽黎, 周慧, 鲁雪松, 李传新, 熊冉, 余小庆, 万佳林, 2023.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志留系砂岩储层成岩与成藏过程. 地球科学, 48(11): 4103-4116. doi: 10.3799/dqkx.2023.004 |
| |
作者姓名: | 杨文霞 桂丽黎 周慧 鲁雪松 李传新 熊冉 余小庆 万佳林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北京 100083;;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杭州分院, 浙江杭州 310023 |
| |
基金项目: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2021DJ01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2021DJ02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2021DJ03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2023ZZ02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16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2177 |
| |
摘 要: |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志留系发现工业油气流,但该地区构造演化复杂,勘探程度低,油气成藏研究薄弱.以新苏地1井为例,通过薄片观察、阴极发光、包裹体岩相学、荧光光谱和显微测温实验,分析柯坪地区志留系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孔隙演化和成藏过程. 结果表明,柯坪地区志留系砂岩储层发育两期油气包裹体:第一期为黄色荧光油气包裹体,早于石英加大边的形成;第二期为蓝色荧光油气包裹体,伴生有沥青、气‒油‒沥青包裹体,反映了天然气和原油混合形成凝析油气和稠油沥青沉淀的过程.柯坪志留系成藏过程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晚海西期来自奥陶系正常油的充注;第二阶段为印支晚期‒燕山早期,来自于寒武系的高成熟干气与来自奥陶系的正常油发生混合形成凝析油藏和稠油沥青;第三阶段为燕山晚期‒喜山期,油气藏经历调整改造,靠近活动性强的沙井子断裂附近油气藏被破坏,远离活动性断裂的斜坡带油气藏得以保存.

|
关 键 词: | 钻井 流体包裹体 成岩序次 成藏过程 志留系 柯坪地区 塔里木盆地 油气地质 |
收稿时间: | 2022-12-28 |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