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初夏吉林省一次大雾天气的数值模式预报效果检验
引用本文:朴美花,陈长胜,李依瞳,姚帅.初夏吉林省一次大雾天气的数值模式预报效果检验[J].吉林气象,2021,28(2):31-34.
作者姓名:朴美花  陈长胜  李依瞳  姚帅
作者单位:吉林省气象台,吉林长春 130062;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62;长白山气象与气候变化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 130062
摘    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EC、Grapes_GFS、Grapes_MESO、NCEP以及Japan等数值模式预报产品,分析了2020年6月10日吉林省一次大雾天气的天气背景,着重检验各个数值模式对此次过程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本次过程吉林省受高空冷涡底部偏西气流控制,地面位于弱高压后部,晴空区利于地面辐射冷却,湍流较弱,风速小,上干下湿,有利于近地面逆温层的形成与维持以及水汽积聚凝结成雾.各个模式对地面能见度的预报数值整体偏大,优势各不相同.各模式对于相对湿度和边界层探空结果的预报效果好于能见度预报,对大雾天气的出现具有更好的指示意义,但底层风场预报偏大可能会低估雾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因此,对于这种局地性的浓雾或强浓雾天气,不能仅局限于能见度预报产品,还要综合利用实况监测及更多的模式产品,拓宽预报着眼点来提高大雾落区和强度的预报.

关 键 词:辐射雾  近地面层  能见度  相对湿度  模式检验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