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东南涪陵地区二叠系茅口组一段泥质灰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引用本文:夏文谦,刘瑾,俞凌杰,张汉荣,汪建辉,魏富彬,章思遥.川东南涪陵地区二叠系茅口组一段泥质灰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矿物岩石,2023(4):100-108.
作者姓名:夏文谦  刘瑾  俞凌杰  张汉荣  汪建辉  魏富彬  章思遥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摘    要:四川盆地东南缘涪陵地区茅口组一段(简称茅一段)发育泥质灰岩储层。为明确其油气勘探潜力,运用实钻岩心、野外露头等地质资料,通过岩心观察、物性测试、X射线衍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探讨储层特征,并分析主控因素。研究认为:(1)茅一段储层岩性主要为泥质灰岩、微晶灰岩及瘤状灰岩,主要储集岩为灰黑色泥质灰岩;(2)储层孔隙度平均为2.8%,储集空间以纳米—微米级基质孔隙为主,亦见微米—毫米级裂缝;(3)茅一段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与碳酸盐岩相关的孔隙比例最高,约占总孔隙的3/5,与黏土矿物和有机质相关的孔隙各约占1/5;孔隙主要为成岩收缩缝(孔)和矿物粒缘缝(孔);孔径主要为2~50 nm,其次为大于50 nm者;(4)孔隙度与TOC含量呈正相关,与碳酸盐岩含量呈负相关,当岩石黏土矿物含量低于50%时孔隙度与其正相关、高于50%则呈负相关;(5)独特的瘤状构造使得储层内普遍发育大量裂缝,对储层物性有较大的提升作用。本次研究对涪陵地区茅一段泥质灰岩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亦可为其它地区泥质灰岩储层评价提供参考。

关 键 词:茅一段  泥质灰岩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涪陵地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