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2009/2010年冬季中国气温异常及其对海表温度的遥响应
作者姓名:张岳军  余锦华  刘征宇  吴燕珠  李芬  李明明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 210044;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太原 03000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 210044;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太原 030002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090601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955903;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摘    要:基于1958/1959~2009/2010年冬季全球海表温度(HadISST)和中国160站地面月平均温度等资料,利用广义平衡反馈分析方法(GEFA),分析了中国地区2009/2010年冬季气温异常型态与SST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带中东太平洋El Niño型和热带大西洋“三极型”对2009/2010年冬季中国地区西南暖东北冷的异常型态(简称LN型)影响显著。 为了验证统计结果的可靠性,利用MPI(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Meteorology)全球大气环流模式ECHAM5进行气温异常型态对关键海盆SST变化响应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气温异常对热带太平洋El Niño模态强迫的增暖响应在0.5℃左右;对热带大西洋“三极型”强迫的增暖响应在0.6℃左右,增暖中心的云贵高原一带最大增温幅度达到1℃。对El Niño模态、热带大西洋“三极型”的强迫,东北绝大部分地区表现出冷的响应,气温异常下降分别在0.6℃和0.45℃左右,中国东部地区气温异常型态是热带大西洋“三极型”海温异常和热带太平洋El Niño模共同强迫的结果。这两种海温异常型态使中高纬度地区西风加强,阻挡了来至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向南方输送,导致西南地区较常年偏暖,而东北偏冷。同时,西太平洋地区出现的海平面气压反气旋式环流异常可能削弱了东亚冬季风。

关 键 词:冬季气温异常  广义平衡反馈分析方法(GEFA)  ECHAM5模式  SST  遥响应
收稿时间:2012-02-04
修稿时间:2013-06-20
点击此处可从《气候与环境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候与环境研究》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