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扬子东南缘高涧群底部锆石SHRIMP U-Pb年龄
引用本文:罗来, 贺良, 孙海清, 黄建中. 扬子东南缘高涧群底部锆石SHRIMP U-Pb年龄[J]. 华南地质, 2016, (1): 15-20. doi: 10.3969/j.issn.1007-3701.2016.01.003
作者姓名:罗来  贺良  孙海清  黄建中
作者单位:湖南省地质调查院,长沙,410116;;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长沙,410116;;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长沙,410116;;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长沙,410116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华南板溪群地层划分及岩相古地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资助项目“华南新元古代‘楔状地层’沉积充填系列及其大地构造属性研究”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湖南1∶5万铁丝塘、草市、冠市街、樟树脚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
摘    要:分布在凯里-怀化-溆铺-双峰-衡阳-萍乡一线以南,叠覆于武陵运动界面之上的陆缘斜坡-盆地相沉积被称为高涧群或下江群,被认为属板溪群的同期异相沉积。但迄今为止却还没有直接在高涧群底部获得可靠的年龄数据,以致二者的时限及对应关系难以确认。本文通过高涧群石桥铺组玄武-安山质火山角砾岩的采样分析,获得锆石SHRIMP U-Pb年龄828.8±9.6 Ma,与相当层位的湖北花山群底部的层状玄武岩SHRIMP U-Pb年龄824±9 Ma基本一致。因此,推断扬子东南缘沉积盆地从武陵造山运动结束至裂谷作用启动这一转换过程的时间点可能在830Ma左右。这一认识为扬子东南缘裂谷盆地演化与充填序列由南东向北西形成依次超覆的“楔状地层”模式提供了有力的约束性证据。

关 键 词:同位素年龄   玄武-安山质火山角砾岩   石桥铺组   高涧群   扬子东南缘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地质与矿产》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地质与矿产》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