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扬子地块西、北缘中元古代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引用本文:耿元生,旷红伟,柳永清,杜利林.扬子地块西、北缘中元古代地层的划分与对比[J].地质学报,2017,91(10):2151-2174.
作者姓名:耿元生  旷红伟  柳永清  杜利林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
摘    要:广泛分布于扬子地块西缘和北缘的中元古代地层经历了强烈的变形和绿片岩相的变质改造。根据形成时代,该区的中元古代可以识别出两个阶段,中元古代早期(1.8~1.4Ga)和中元古代晚期(1.4~1.0Ga)。中元古代早期的地层包括大红山群、东川群、河口群和通安组(1~4段),中元古代晚期的地层主要由分布在扬子地块西南缘的昆阳群、会理群和分布于扬子地块北缘的神农架群和打鼓石群组成。新的锆石原位定年结果表明,通安组的凝灰岩形成于1744±14Ma左右,河口群角斑岩形成于1659±23Ma左右,侵入会理群天宝山组的辉长辉绿岩形成于1026±7Ma左右。根据岩石组合、形成环境以及年代学资料,中元古代早期的大红山群、东川群、河口群和通安组(1~4段)形成时代相近,地层组成基本相同,它们都含有与岩浆热液有关的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或层状铜矿床(SSC),都在1.75~1.45Ga期间形成于大陆裂解环境。扬子地块北缘的火地垭群也可能属于中元古代早期地层。中元古代晚期地层在扬子地块西缘北缘均有分布,其中的昆阳群和会理群大体形成于1.2~1.0Ga,神农架群和打鼓石群形成于1.4~1.0Ga,它们的顶界可能延伸到新元古代早期。在中元古代晚期的地层中含有大量叠层石,表明它们形成于温暖潮湿的浅海环境。除上述的中元古代晚期地层之外,云南元谋地区的苴林群、川西的登相营群、通安组五段等也属于中元古代晚期的地层。

关 键 词:中元古代早期  中元古代晚期  地层划分与对比  锆石年代学  扬子克拉通西-北缘
收稿时间:2017/1/19 0:00:00
修稿时间:2017/5/30 0:00:00

Sub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the Mesoproterozoic Stratigraphy in the Western and Northern Margins of Yangtze Block
GENG Yuansheng,KUANG Hongwei,LIU Yongqing and DU Lilin.Sub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the Mesoproterozoic Stratigraphy in the Western and Northern Margins of Yangtze Block[J].Acta Geologica Sinica,2017,91(10):2151-2174.
Authors:GENG Yuansheng  KUANG Hongwei  LIU Yongqing and DU Lilin
Institution: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
Abstract:
Keywords:Early Mesoproterozoic  Late Mesoproterozoic  stratigraphy sub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zircon geochronology  western and northern margins of Yangtze Block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