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支链GDGTs与黄土古温度重建: 机遇与挑战
引用本文:卢红选, 王欢业, 刘旭, 盛维娟, 刘卫国. 支链GDGTs与黄土古温度重建: 机遇与挑战[J]. 第四纪研究, 2024, 44(5): 1296-1307.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24.05.17
作者姓名:卢红选  王欢业  刘旭  盛维娟  刘卫国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西安 710061;; 2. 西安地球环境创新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6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41991251和42221003)资助
摘    要:

目前对全球古温度的理解主要基于海洋记录,由于缺乏可靠的陆地古温度指标,对陆地温度变化的认识较为有限,这限制了对全球变暖背景下,陆地温度变化规律和机制的深入理解。支链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类化合物(brGDGTs)是某些细菌微生物细胞脂膜中的四醚化合物,近20年来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陆地古温度计。该温度计一经推出,便在黄土古温度,特别是长时间尺度的古温度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首先回顾了brGDGTs温度计的发展历史,总结了近年来该温度计在细菌培养实验、现代过程调研、仪器分析方法、数据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和进展。然后介绍了支链GDGTs在黄土古土壤剖面中不同时间尺度的古温度重建研究进展。黄土高原brGDGTs记录的陆地温度呈现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波动特征,表明太阳辐射和全球冰量对陆地温度变化重要的驱动作用;但与海洋温度相比,冰盛期-冰消期时段增温超前于海洋记录,推测陆地下垫面(植被、土壤湿度等)动态演化可能会对陆地温度变化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最后多角度分析了brGDGTs陆地古温度重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为稀缺的陆地古温度计,brGDGTs为认识陆地温度变化规律和机制提供了难得的工具,但其确切生物来源、形成机制尚不明确。另外,全球黄土brGDGTs温度在变化趋势、周期和幅度上存在较大差异,且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还不清楚。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应继续加强brGDGTs温度计的基础理论研究,明确其来源和形成机制,优化分析方法和校正模型。同时,结合现代观测和模拟研究,探究不同时间尺度下陆地下垫面(植被、土壤湿度等)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反馈机制,进一步丰富我们对全球温度变化规律和机制的认识。




关 键 词:brGDGTs   古温度   黄土   气候指标
收稿时间:2024-04-18
修稿时间:2024-06-26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第四纪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