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藏期次 |
| |
引用本文: | 李智, 林会喜, 李双建, 王濡岳, 袁玉松, 李英强. 2024. 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藏期次. 地质科学, 59(3): 781-791. doi: 10.12017/dzkx.2024.056 |
| |
作者姓名: | 李智 林会喜 李双建 王濡岳 袁玉松 李英强 |
| |
作者单位: | 1. 国家能源碳酸盐岩油气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06;; 2. 中国石化深部地质与资源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061;; 3.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220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重点联合基金项目“盆地深部地质作用过程与资源效应”(编号:U20B60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海相深层油气富集机理与关键工程技术基础研究”(编号:U19B6003)资助 |
| |
摘 要: | 以地震、钻井、岩心和包裹体薄片等资料为基础,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和烃源岩生排烃过程,通过对川西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储层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分析、均一温度及盐度测定、埋藏—热演化史模拟和气藏演化过程分析等,明确雷口坡组油气充注时间和期次,分析不同类型气藏的成藏过程。结果表明:川西探区雷口坡组包裹体成群/成带发育于孔洞矿物充填期后,丰度较低(GOI为1%±),均为灰色—深灰色含烃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在90℃~200℃,温度峰值在120℃~150℃;盐度分布在0~24%,具体可细分为0~4%、6%~18%和20%~24%共3个区间。 川西探区雷口坡组天然气主成藏期有3期,分别为晚三叠世末期、早侏罗世晚期至晚侏罗世早期和新近纪—第四纪。油气成藏过程为晚三叠世,上二叠统龙潭组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烃源岩进入生油高峰,生成原油沿印支运动形成的断裂进入雷四段储层形成古油藏;早-中侏罗世,两套烃源岩进入生气高峰,叠加古油藏裂解生气形成气藏,斜坡区马鞍塘组烃源岩进入生油高峰,沿不整合面侧向运移至雷四段储层形成古油藏;新近纪以来,油气藏最终调整定型形成现今形态。
|
关 键 词: | 岩相学特征 均一温度 盐度 成藏期次 成藏过程 雷口坡组 川西探区 |
收稿时间: | 2024-02-21 |
修稿时间: | 2024-04-08 |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