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程函方程的初至P和sPg波走时联合地震定位方法 |
| |
引用本文: | 李孟洋, 刘少林, 潘阳, 杨顶辉, 申文豪, 徐锡伟. 2023. 基于程函方程的初至P和sPg波走时联合地震定位方法. 地球物理学报, 66(12): 4944-4957, doi: 10.6038/cjg2023R0175 |
| |
作者姓名: | 李孟洋 刘少林 潘阳 杨顶辉 申文豪 徐锡伟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北京 100049;; 2.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北京 100085;; 3. 上海佘山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上海 201602;; 4. 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 北京 100084;; 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
| |
基金项目: | 上海佘山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
| |
摘 要: | 
由于初至波到时对震源深度敏感程度低,导致初至波到时定位难以获得可靠的震源深度信息.为了提升震源深度的定位精度,前人提出深度震相走时约束.深度震相定位方法利用深度震相对震源深度敏感的性质测定震源深度,极大的提高了震源深度的精确度.深度震相定位方法中,理论走时常在层状模型中计算获得,当实际地下结构与层状模型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时,由深度震相方法测定的震源深度将会偏离真实深度. 为了提高震源深度的测定精度以及减小速度模型误差对地震定位的影响,本文使用快速行进法求解程函方程获得非均匀模型中的初至P和sPg震相走时,并联合这两种走时开展重定位研究.以2022年四川泸定MS6.8地震为例的合成数据测试和实际定位结果显示,本文基于程函方程的初至P和sPg波走时联合地震定位方法能显著提高地震定位的精度.

|
关 键 词: | 地震定位 深度震相 程函方程 区域非均匀模型 |
收稿时间: | 2023-03-25 |
修稿时间: | 2023-10-12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